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晋北长城美如画

2022-11-18 来源:山西日报

c6b324d353f9622e4278cc8da2b1930b.jpg

陶亚力先生在晋北长城写生


8d3bd1eb2b3eb4a6b316f53f552ee1b3.jpg

陶亚力先生晋北长城画作


  近读古代画论,有一个核心观点,即重视生命是中国画的最高纲领,如明·唐志契,清·沈宗骞等,都做过论述。实际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特色,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人在其间,生生不已。这种生命精神对绘画的影响,深刻而绵长。因此而成为中国画的精魂,也是中国画艺术魅力的潜隐表现。


  读陶亚力先生的画作,需回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来考量。“诗言志”“画写意”“书如情”“乐象心”,中国古代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表现功能,抒情艺术是主流。但这种艺术表现功能所表现的情感并非一般的情感,是经过净化和深化以及升华的,是通过含蓄蕴藉的途径表达的。唐张彦远说:“因知丹青之妙,有合造化之功”,体象天地,以天地为师,功侔造化,融释生命精神,在大自然的俯仰优游中寻找表达内在意绪的感性符号,“以心为主”的中国艺术更需外物的感召。


  支起画架,极目群山,荒荒亘古,浩浩沧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气贯大荒。在陶亚力的心目中,一切自然对象都不单单是色彩迹线等所组成的物质世界,而是流转不居的生命形态,当蜿蜒其上、风雨斑驳的古长城进入他的视线、奔涌到他的画笔之下时,他眼中的审美世界,即从物理的空间脱颖而出,而成为苍茫厚重的美的对象。这个美的对象携带着晋北风物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符号,撞击着他作为创作者主体的心灵,主体便在这观照中得到净化和深化,从而孕育出艺术的飞跃。


  循着中国古代艺术批评中重视以生命去体验欣赏的过程而非复杂的逻辑推理、重视瞬间的感悟达到的意绪超升这一规律,我们再一次瞩目陶亚力作品。鉴赏作品,观者也就是接受者在对画家创作的艺术形象的体验中所浮现的心灵境界,是画家的意中之境到观者意中之境的转换。也就是说,我们感受到的作品意境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和创作者要表达的意境相吻合,那么这次鉴赏就完成了作品本身要表达的审美。比如,我们感受到的,风骨、神韵、气象、气韵、逸气、意境、境界、滋味等,这些属于美学范畴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象”,这种“象”成为鉴赏者的意中之象,是一种真而不实的虚像,这种“虚像”会带给观者艺术之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这种“象”,是和艺术家生命相关的世界。长城,古堡,作为陶亚力描摹的对象,是他艺术构思的起点,是审美意象产生的标志,是情与景的统一、意与象的冥会,是一种生命意象。


  以心为主,从物出发,斟酌于心物之间,徘徊于有无之间,他在创作构思时,想必亦是对心与物二者的互观互照,创造出心物浑融的审美意象,从而呈现出一幅幅追求生命感的作品。雄浑的山脉,苍老的古树,高高的敌楼,缭绕的雾岚,他的用墨着色似乎要极力避开眼下的喧嚣与躁动,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深处,回到长城古堡的前世童蒙,回到天与地之间,回到生机、生趣、天趣、生意的氛围里。这也印证了北宋绘画理论家董逌所说的:“凡赋形出象,发于生意,得之自然。”这里的生意,其意思为富有生命力的气象、生机。那么,长城在画家的笔下,生意深重饱满,充满张力,气脉贯通、吞吐大荒之态势,破纸而出,蔼蔼空云、良玉生烟的绵绵难尽的美感,劈面而来,一刹那,被作品中的气与势所征服。


  画家行走于晋北的山山水水,也为其滋养。山川风物滋养心性,惠质出机杼,作品便有了这一方土地的生命意识浸染。晋北古堡,长城风华,北方的风雪霞霓裹挟的历史文化遗址,陶亚力用画笔去探索诠释之时,已成为一种生命形态。生命形态延伸而出生命境界与生命意识,有的空灵、清逸、韶秀,有的浑莽、苍古、荒寒,有的烟润、萧疏、枯瘦,无论哪一种,如果没有生命的浸淫,如此之境界也就难以产生。也许不能准确判断陶亚力的长城山水画作究竟是哪一种画境,或许都兼而有之,都包含其中,要做个清晰的划分会变得十分艰难。因为好的作品,都不是单一的,都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划分,好的作品,让你觉得好,但是说不出也说不清哪里好,你只能探究思索感悟并一次一次回味。就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具备“无结论的两难结构”和“半透明的双层结构”之特点,用两大隐秘结构来解析伟大作品之美之魅之惑,接受者就会有所明白。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便是疏通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带你进入他的艺术领域,你在这个艺术领域内,也许并不会得到一个简明的结论,甚至不会有一个清晰的主题,但是,你会感觉以往混乱和迷糊的地方有了方向,你的精神等级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你裹卷在里面,但又处于一个不封闭的状态,因为优秀的艺术家会用最纯真最童蒙的眼神,与接受者一起感受一起疑问一起敬畏,一起进入艺术实践与创作。此时,生命精神的统领使审美变得趣味横生、活脱跳荡,艺术的创造力会引领着你进入艺术宫殿,即便是外行,同样会感受到美的冲击。


  当画家和长城相遇,产生的艺术灵感是不可预知的,也是秘密的,当他创作出来,创作出来的画作以自己的方式与接受者相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创造力,拨动了接受者情感的琴弦,掀起河山宏阔、时间浩渺的情感波澜,每一笔都构成一个情绪信号,构成一种现场感应力。此时,接受,也参与了创造,延续了创造,完成了创造。这种创造的形态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静态的山水画长城,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律动,线条无限向上,无边无涯的宇宙感随之而来,攫取了长城内在的“意”,得长城之性情,以自我生命之意与宇宙之意相映发,绘画语言在此完成生命与宇宙的对话。


  欣赏陶亚力的画作,还需谈到一个艺术眼光。余秋雨在学术著作《艺术创造学》给出的定义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敏感于具体生命状态,并为这种生命状态寻找直觉形式的视觉。艺术眼光要为“人类生态”“生命状态”这些流动的大命题捕捉一个便于安驻的直觉形式。观者通过这种直觉形式,使自己与艺术相融。陶亚力提供的晋北长城绘画艺术眼光,无疑是为生命状态已经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直觉方式,这种艺术眼光,获得在人间存在、被人们关注的价值。他和他的作品,以及作品所表达的生命精神,成为属于他的独有的审美范式。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