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每一层都要在显著的位置张贴消防疏散图,如遇突发情况,可以让患者、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按照指示逃生。”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副科长李隆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消防、卫健、应急等部门在辖区内某医院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行动。检查主要围绕医院内消防车道、消防疏散图、安全出口、常闭式防火门、氧气瓶保管、中控室、消防设施、微型消防站等环节开展,并通过模拟演练,检验了微型消防站的人员到岗情况和应急处置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某医院微型消防站进行防火演练
在对消防车道进行检查时,李隆指着地面上的黄色网格实线告诉在场人员,消防车道是生命通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得小于4米,同时车道上不允许停放车辆,安保人员要做到24小时巡查检查,时刻保证消防车道畅通。
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副科长李隆与医院安保负责人进行沟通
随后,李隆依次检查了医院内疏散指示标识、疏散通道设置和常闭式防火门的顺序器、闭门器工作情况。“关于医院排烟设施设置,地上区域要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地下区域则要采用机械排烟的方式,如遇火灾,会通过中控室远程启动排烟风机,将烟尽快排到室外。”李隆在中控室检查时说。
同时,海淀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刚在医院氧气房检查时拿出手机扫描氧气瓶身的二维码,检查氧气瓶溯源信息。陈刚指出,通过二维码,可以查到氧气瓶的制造单位、末次检验单位、末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注意事项等信息。陈刚还叮嘱医院相关负责人,在验货的时候,每一个瓶子都要扫码验收,如果发现二维码信息来源不明的,应拒收,挪动氧气瓶时要用专用器具,防止滚动。
北京市海淀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刚检查医院氧气瓶保管和使用情况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全管理科科长毛广聚则表示,医院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需要专人专管,后勤人员尤其是安保人员要24小时在岗在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还从现场了解到,4月21日起,北京市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卫健、应急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期间,本市将持续针对医院及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按照“边摸排、边检查、边整改”的工作原则,重点检查消防管理、设施器材、疏散通道、防火巡查、应急值守、培训演练、自防自救力量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尤其严查违法违规施工、违规用火用电、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搭建等违法行为。同时督促医疗机构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组织医疗机构医护及管理人员开展“灭火器真灭火、消防栓真出水”实操实训,提升消防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隐患和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督促整改和严肃追究责任。
文字:崔安琪
图片:崔安琪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