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婺源多产辣椒,出奇的辣,却人人喜好辣椒。最有趣的是出工回来,吃饭没一个菜,将辣椒丢进火盆,噗噗啪啪爆响,焦起一片片虎皮,生生辣香就冒出来,撩得人鼻孔辣痒痒,口水也流下来。取出以后,拍掉火灰,擦净,去蒂,放在碗里,瘪瘪软的,拌上细盐,捣成一瓣一瓣,没油没酱,就夹起下饭,觉得特别香。
当然,种辣椒不单单自己吃,主要还是售卖,鲜辣椒,酸辣椒,辣椒干,辣椒粉,一个时节一个行情。这红红火火的辣椒,实是寄托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舅舅家一年要产两三千斤辣椒,仁村辣椒质地好,卖的价钱高。在我印象里,舅母每年都会有几次挎一大篮红辣椒送到我们家来。舅舅和舅母都心疼我的母亲,想各种法子周济。仁村到思溪有15里路,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随着山脚七弯八拐,身子骨瘦小的舅母,挎着一大篮辣椒,烈日下走在灼热的青石板路上,汗湿了一身又一身,不知要歇脚多少次,才到得我们家。在村里有“小椒娘”之称的舅母,勤劳坚韧,善良慈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说到辣椒就常常想起舅母。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深深浸润着乡亲祖祖辈辈。然而,我觉得颇为奇怪的是,喜好辣椒的家乡人,似乎没有辣椒似的性格,反而让人感觉温文尔雅。乡亲们倒是爱用辣椒打比方,那个做姑娘时头发盘得高高的“朝天椒”,那个伶牙俐齿、好胜心强的“尖嘴辣”,那个样样能干又肯帮人的“大椒叔”,那个有点喜欢吹牛、出手又大方的“椒哥儿”……可细细想来,我觉得家乡人身上其实很有辣椒的个性:直爽开朗,热辣辣,生命力强,怀着美好、持久的希望。这样看来,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辣味、一股辣劲。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