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即由丝状物质构成,或线或面,或絮或颗粒,即触手可得,亦拒人以千里。在艺术家的手中,纤维还可以以艺术的形式衍生出新的作品。3月19日,第二届“织梦纤维艺术作品展在太原市长江美术馆1号展厅隆重开幕。
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利用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及装饰品已很常见。中国的地毯作品《万里长城》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总部,一时传为佳话。因而纤维艺术被称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
本届“织梦”纤维艺术作品展从沟通到筹备历时11个月,涉及多个高校美院和民间机构。策展人王云芝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林乐成、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凯,及台湾纤维艺术家陈如萍、傅菊珠参展,从148件投稿作品中评议筛选出62件,呈现出当下纤维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水平,更横向促进了学院体系与民间艺术家们的交流。
本次展览是长江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以征集作品的形式,联合山西院校策展,这在营造本地美育发展和对外交流上意义非凡。参展艺术家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18岁,并在新材料、新技法、新创意上皆对传统有所突破,在讨论纤维艺术衍生发展的课题上也提供了更新的思路。
在“织梦”纤维艺术作品展开展的同时,“织梦”社区工作坊同时开启报名。从3月26日至6月4日,来自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多位教师也将在长江美术馆免费开讲,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的艺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