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的杏树栽培史,让阳高有了“三晋杏乡”之美誉。如今,阳高县大力发展杏果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来源:7月22日《山西晚报》)
阳高县杏树种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面向外界的特色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近几年,阳高县把杏果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全周期呵护生产、全链条延长产业、全方位促进融合,不仅让“三晋杏乡”结出幸福之果,而且对我省其他特色农产品大县推动产业振兴有借鉴意义。
全周期呵护生产,让杏树结出“丰收果”。农业要丰收,科技是关键。其实,除过科技,还有很多呵护需要跟上。阳高县东小村镇第十其村杏农孙胜说,原以为学会修剪、施肥,杏树就能变成“摇钱树”,哪想到冰雹冻害又是一道坎。面对杏农困境,阳高县春季进行防冻“护花”,配烟熏桶、喷防冻液;夏季进行防雹作业,杏园里搭建起防雹网、地头架起防雹高炮;同时推行政策性杏树防冻保险,2024年为全县1555户杏农投保2万多亩。杏农每亩地投保36元,最高可赔付1500元。这样全周期的呵护,确保了杏树结出了“丰收果”。山西省有很多特色农业县,但农业灾害也相对较多,春季防旱、夏季防冰雹洪涝、秋季防冻等,都需要各级政府做好预案。我们要像阳高县扶持杏农一样,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储存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全周期呵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努力让特色农业年年实现丰收。
全链条延长产业,让杏果变身“杏产业”。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鲜食杏果储藏期较短,价格波动大,一直困扰许多种植户。对此,阳高县延长杏果产业链,杏果经过去核、净洗、蒸煮、消毒、脱水、包装……化身为杏脯、杏核、杏仁等产品,每天加工鲜杏果4万斤;同时,以阳高县地理标志产品‘京杏’为原料,生产了清冽爽口的杏酒,不断延展的产业链,让阳高杏果产业大起来、强起来。阳高全县现在有杏果精深产品企业50多家,年加工各类杏产品近1100吨,消化各类鲜食杏6000吨左右。对山西各地来讲,特色农业要做强,必须成为完成的产业链。我们要全链条延长农业产业,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不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让农业从纯农产品种植延伸到二、三产业领域,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寻找增值空间。
全方位促进融合,让农户摘下“幸福果”。近年来,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做优。以创意化的农田景观、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多元化的旅游业态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业态广受好评。阳高县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杏花文化旅游节,逐步建设集生产、采摘、品尝、科普、体验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基地,推动杏果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春赏杏花、夏摘杏果、秋品杏脯、冬喝杏饮”的新亮点,实现了从“杏果”到“幸产”全链条开发,让农户摘下“幸福果”。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业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8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3万元。对山西其他地方特色农产品地域来讲,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农业、林业等资源载体,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加快打造和完善提升一批“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渔家乐”“果家乐”“花家乐”等主题型村落品牌,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山多地多、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相信,只要我们全周期呵护生产、全链条延长产业、全方位促进融合,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乡村走好农业“特优”发展之路,做强“特产业”,结出“幸福果”,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字:邢云鹏、李振喜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