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雪夜抢修、高原帮扶、技术革新……电力战线上的铁娘子,用心点亮万家灯火

2025-08-06 来源:良友天下网

  农艳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二次运检中心三级技能专家、高级工程师,一个不服输的广西壮族姑娘,在基层岗位上,她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用17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无论是助力电网现代化建设、推动创新技术应用,还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她都倾注了满腔热忱,被同事们称为“电力战线上的铁娘子”。


  1985年9月,农艳奎出生在山水如画的广西崇左,小时候的她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大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成为全家人的骄傲。2008年,她通过校招入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由此开启了她在电力系统的漫长征程。


  刚到班组那会儿,农艳奎碰上的第一个难题,不是专业上的,而是口音问题。晋城话和广西的“南普”差别很大,而她的老班长是地道的晋城人,说话又快又急,布置任务时,她只能听懂个20%,剩下的全靠同事“翻译”。17年过去了,她硬是把晋城话说得比本地人还地道。


  电力系统男同志居多,大家都把她当小妹妹护着,脏活累活、夜间抢修,几乎不让她沾边。这下农艳奎不愿意了,她可不是娇滴滴的林黛玉,她是实干派!于是,她主动请缨,跟着师傅们剥电缆、按图接线……几经历练,成了公司有名的技术能手。


  2009年,110千伏润城变电站改造,当时正值冬日,天寒地冻,参加改造的人中只有两位女同志,农艳奎是其中之一。晚上,两人在变电站附近的村里找了一户人家,挤在1米2的床上睡觉,冻得直打哆嗦,可她们没抱怨过一句。


  2017年1月,一场大雪过后,班组半夜接到抢修电话。当时刚当上技术员的农艳奎,二话不说从被窝里爬起来,开车就往现场赶。积雪覆盖了道路,她只能凭着记忆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到了现场,她借助手电的微光边看图纸、边现场接线,等到抢修结束,天都快亮了。她这时才感觉到脚冻僵了,似乎与地面连在了一起。


image.png

农艳奎检查220kV智能变电站压板投退状态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在农艳奎心里,男人能干的活,她一样能干!敷设电缆时需要钻到沟里,蜘蛛、蟑螂密密麻麻,她硬着头皮往里钻;剥电缆要一直半蹲着,她腰疼得直冒冷汗,硬是咬牙坚持着;有些继电保护调试设备比较重,她从没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往后缩,每次都跟男同事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凭着这股拼命劲儿,2019年,她成了晋城供电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继电保护女班长,打破了继电保护专业“男性主导”的传统局面。也是在这一年,她参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2020年又在山西省电业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把个人第一和团体第一都收入囊中。


  2022年,公司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农艳奎作为带头人,开始研制“安全自动化装置及其回路不停电校验仪”。她和团队成员从校验条件、校验过程、人员配合三个维度分析, 最终确定了备自投装置校验仪的研发方案。


  但方案实施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一次设备带电的情况下开展校验作业?这得用到模拟断路器。市场上的模拟断路器接点较多、体积较大, 现场用起来很不方便。技术小组制作备自投装置校验仪只需9副接点,可市场上缺少小型模拟断路器。


image.png

农艳奎和同事们讨论“安全自动化装置及其回路不停电校验仪”设计方案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遇到难题就退缩,不是农艳奎的风格,她说,市场买不到, 那就自己造。从方案论证到设备调试,她全程把关,组织小组成员对每个技术节点进行反复论证,最终成功研发出模块结构严谨、操作便捷的备自投装置校验仪。2022年1月,她又整合校验仪功能,扩展应用范围,实现备自投、低频低压减载及故障解列三类安全自动装置的不停电校验,不仅让校验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大大提升了校验作业效率。


  2022年3月,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要求供区内110千伏变电站实现备自投装置全覆盖,并开展带电校验作业,农艳奎牵头研发的备自投装置校验仪在晋城电网大放异彩。截至目前,晋城电网因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减少了46万千瓦负荷及14万千瓦时的电量损失,该成果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农艳奎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不断攻关技术难题,累计发明各类实用工器具9项、授权国家专利4项,发表专业论文11篇。她还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线路参数测试辅助装置,有效消除了一线员工在线路参数实测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此外,她牵头建立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远程运维平台”,将继电保护设备从“就地诊断”变为“远程诊断”,实现了人工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作业变革,设备缺陷处理平均耗时由1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该项目获评国际质量管理会议金奖。


  2024年6月,农艳奎响应号召,前往西藏开展为期3个月的继电保护专项帮扶工作。在拉萨完成新能源场站规程规范编制工作后,她于8月转战阿里地区,深入开展新能源场站及系统站技术帮扶。


  西藏海拔高,含氧量低,检修时每个动作都比平时难上好几倍。有一次,农艳奎去系统站排查故障,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难受得不行。如果放弃,一切都将功亏一篑,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苦撑3个小时,排除了故障,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当晚,她就开始低烧咳嗽,症状持续了好多天。


image.png

2024年,农艳奎(中)在西藏日喀则新能源光伏场站帮扶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农艳奎明白,一时的帮扶只能解决简单问题,不能解决西藏电力的关键问题,授之以渔才是当务之急。于是,她精心准备培训课程,赶赴拉萨、日喀则、那曲等电网公司及新能源场站,把现场当教室,手把手教授一线员工,把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帮扶任务结束后,她仍心系西藏电网,组建了线上“智囊交流团”,与西藏电力系统、各新能源场站人员保持沟通,协助他们解决了诸多难点痛点问题。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能力,农艳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三晋技术能手、国网工匠、国网巾帼建功标兵等诸多荣誉称号。在她的带动下,二次运检中心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现,目前已有高级工程师17名、高级技师10名,各类工匠、专家12名。


image.png

农艳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农艳奎在工作上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可她对家人一直心存愧疚。因为工作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婆婆不善言辞,知道她工作忙,顾不上家里,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整整12年,一直替她照顾孩子,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说起婆婆,农艳奎的眼中充满了感谢和敬意。


image.png

农艳奎一家人合影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同在电力系统工作的丈夫梁威威特别体恤妻子,不仅是知心伴侣,还是良师益友。每次送电都会问她进展情况,遇到问题还会陪她一起查资料。送电结束,不管多晚,都会准备她爱吃的食物。她去西藏帮扶三个月,丈夫也是全力支持:“你忙你的,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


  对于孩子,农艳奎觉得亏欠最多。儿子需要妈妈陪伴读书的时候,她却在电校里封闭集训,为比武拼命;晚上该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她又在抢修现场忙得团团转。尽管没能陪在孩子身边,但她的言传身教,比任何陪伴都有力量。孩子以她为榜样,积极上进,成绩优异。


  农艳奎说,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这里有她的爱人,有温暖的小家,还有她热爱的工作,工作的辉煌与生活的爱意相织,让她越发离不开这里。接下来,她要继续潜心搞研发,实现设备诊断从“就地”向“远程数智”模式转变。她觉得,能为电力系统做贡献,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供稿:花无痕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