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天镇保姆”出圈背后:她只做了一件事,却让全村姐妹翻了身

2025-08-06 来源:良友天下网

  13年前,28岁的富肖艳怀揣着勤劳致富的梦想,和对未知生活的忐忑,坐着绿皮火车去北京做保姆;13年后,41岁的她作为家政行业高级培训师,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随山西代表团乘坐高铁来到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她用13年时间让“天镇保姆”走进了大众视野,诠释了只要勤劳肯干,致富一定有望!


走出去才有路


  1984年,富肖艳出生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一个普通农家,家里兄妹4个,她排行老三。师范专业毕业后,她去一所私立学校当了语文老师。2011年春,富肖艳结婚了,而她就职的学校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关停。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北端的高寒地区,一年只有半年能种农作物,村民们基本挣不着啥钱。机缘巧合,人社部扶贫干部王剑辉到天镇县挂职,看到这种情况,提议利用闲散劳动力多、离北京近的优势,组织妇女去北京做保姆。


  这个想法立马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县妇联、扶贫办的几个部门牵头,富肖艳就职的学校转型做了家政培训服务,也就是现在的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学校和北京友好和平家政服务中心结成对子,这边负责输送劳动力,那边负责安排工作。彼时,富肖艳赋闲在家,便去参加了培训。


image.png

富肖艳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2012年春节,培训合格的富肖艳搭火车去了北京。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她既兴奋又忐忑,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能不能和雇主相处融洽。富肖艳服务的第一个家庭是一对双职工,有个2岁的女儿叫朵朵,她主要负责带孩子,月薪4500元。


  因为是师范出身,又有经验,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富肖艳把孩子带得特别好,深得雇主信赖。那个时候,富肖艳还没生孩子,在育儿方面理论有余、实战经验不足,有时难免会出点小纰漏。


  有一次,富肖艳给孩子穿袜子时,没注意到里面有线勾住了孩子的脚趾甲,孩子疼得哇哇大哭。她脱下袜子一看,孩子娇嫩的指甲被劈开了,还渗出了血丝。富肖艳既内疚又心慌,心疼得抱着孩子哭了。等雇主两口子下班回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对方,并诚恳道歉。雇主看了孩子的脚后,并没有怪她,还安慰她说小孩子长得快,明天就好了。


  雇主的通情达理让富肖艳很是感动,对孩子的饮食起居更加用心。她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相处,讲究的是真心换真心。这个孩子富肖艳前前后后带了4个年头,雇主也把她当成自家姐妹,假期出去玩也会带上她,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2015年,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邀请富肖艳回校当培训老师。就这样,富肖艳回到家乡,亲身传授经验,普及技术要领,鼓励更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去,用双手勤劳致富,为贫瘠的家乡顶起半边天。


  但学校的学员一般以45~50岁的女性为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固守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甚至有人放话:“穷死饿死也不做保姆!”好几次学校联系好雇主,连车票都买好了,但临上车时,学员一个电话说家里人反对就不去了,只能取消行程。怎样让姐妹们勇敢地走出去,成了培训学校的一道难题。


  在很多人眼里,保姆是伺候人的行当,低人一等。不少男人觉得让老婆出去做保姆养家,有吃软饭的嫌疑,面子上挂不住,宁愿受穷,也不同意女人出去。有的老公还会拿孩子说事:“外面有什么好?丢下自家老人孩子不管,去照顾别人家的老人孩子,傻不傻啊?”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也会和父亲统一战线:“做什么不行,非要做保姆?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就这样,很多想出去闯一闯的妇女产生了畏难情绪,不肯出去了。


  宁愿守着破家烂舍,也不肯出去做保姆赚钱,富肖艳有一种“捧着金碗讨饭吃”的无力感。一个人如果不想做某件事,细微的反对都成了理直气壮的借口;如果铁了心要去做某件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富肖艳觉得,学员不肯外出,外界的议论是次要的,主要原因在于学员自己放不下家和面子。


  为了鼓励乡亲们走出去,她不停地给学员做工作:“孩子上学娶媳妇、家人生病,还有建房子,面子不管用,还得钱好使!我们靠双手挣钱,不丢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女人也一样可以出去赚钱养家。我们自己手里有钱,想买什么买什么,不用问男人要,硬气!”


image.png

富肖艳给学员做培训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富肖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让学员们接受了“做保姆赚钱也是正事”的观念,陆续有学员走了出去,她们用劳动所得给家里建房子,供儿女读书,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一点点往小康路上带。富肖艳还紧跟时代,在传统的育婴师、护工之外,拓展了健康照护师、陪护师、收纳师等多种高技能人才。


  她要求学员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会用智能手机,会网上购物,会打车和预约挂号,还要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工具。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的实操指导,多才多艺的“天镇保姆”在北京渐渐有了知名度,收入是其他地方零散“游击队”保姆的2倍。富肖艳也因为过硬的技术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被聘为学校副校长。


职业不分贵贱


  “天镇保姆”上北京的时间一般在春节期间,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保姆回家过年,北京会出现“保姆荒”。学校便利用这个空档组织学员进京,抢占先机。


  派出去的学员在不同的雇主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学员们的后顾之忧,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天镇保姆的“娘家人”。富肖艳告诉学员:“职业不分贵贱,我们做保姆也是为人民服务,并不比雇主低贱,遇到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勇敢说不。”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富肖艳接到学员李大姐的电话。刚一接通,李大姐就带着哭腔说:“富老师,我闯祸了!”原来,雇主的一件羊毛衫搭在卧室的椅子上,李大姐打扫卫生时顺手把衣服放洗衣机里洗了,没想到羊毛衫严重缩水,洗出来只有小孩衣服那么大,完全不能穿了。


  “他们家的衣服都是牌子货,这可咋办呀?要不把衣服藏起来吧?”隔着电话,富肖艳都能感受到李大姐的焦虑和懊恼。她告诉李大姐:“出了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能逃避。等雇主回来承认错误,拿出个态度来,咱不是故意洗坏的,只是好心办了坏事,该赔多少咱赔。如果处理不好,我再出面调解。”


image.png

  富肖艳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按照富肖艳说的,雇主一回来,李大姐就主动说了洗坏羊毛衫的事,并忐忑不安地提出照价赔偿。雇主听后大手一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件衣服而已,不是个事儿!”李大姐松了口气,连声道谢。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李大姐那样幸运,富肖艳就处理过一起欺瞒事件,当时了解情况时,雇主说家里有老人,生活能自理。于是富肖艳和雇主商定好薪资后,派50多岁、经验丰富的王大姐上门服务。结果王大姐到雇主家一看,老人轻微中风,上卫生间都要扶着。


  更要命的是,老人晚上要不停地上卫生间,但又拉不出来,半个小时跑一次,每次都得王大姐搀扶。一个晚上折腾下来,王大姐基本没睡觉。老人白天可以补觉,可王大姐还要洗衣做饭搞卫生,根本没时间休息,坚持了一段时间,她实在吃不消了。对于这样不实诚的雇主,富肖艳可不会拿姐妹的健康去惯着,当即跟王大姐说:“吃不消就回来,我再给你找下家。”


image.png

富肖艳(左一)送学员去北京上岗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因为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富肖艳成了大家的主心骨。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学校成功举办了311期培训班,累计培训41547人,帮助32566名农村妇女在北京、天津等地签订了用工合同,年人均收入达到8万多元,形成“走出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影响一个村,辐射一个县”的致富模式,让地方劳务经济这条路走得更宽、更长。


  如今,“天镇保姆”已成为国家人事部重点帮扶打造的全国劳务品牌,铸就了京津冀蒙劳务输出输入大平台,合作成立14所分支机构,形成了近10亿的产业链。


  富肖艳的付出也被社会所看见。2023年,她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2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真正的金子不是埋在土里,而是握在那些敢于在尘埃中播种希望的人手中。凭着这股永不服输的劲儿,富肖艳一定会让“天镇保姆”的品牌更加响亮。




供稿:紫藤萝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袁   野

终审:闫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