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妮,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南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5年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大学毕业后,这个要强的姑娘放不下乡亲们,自愿放弃高校的优渥工作,选择返乡创业,通过电商平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她的奋斗故事。
返乡创业
1995年,王亚妮出生在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曾是村里的会计,家里还有一个弟弟。那时候,他们家是村里的贫困户,父亲忙村里的工作,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在地里劳作,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雨风霜。
可是,即便全家这样劳心劳力地耕种,收入依然不理想。年少的王亚妮看着父亲皱成一团的眉头,看着母亲晒得黢黑的面容,心里暗暗着急,她特别想为父母排忧解难,又苦于自己年龄尚小,使不上力。
2016年,王亚妮从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学院的专职辅导员。终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了,可她心里总记挂着家乡的土地,记挂着那些在地里挥汗如雨的乡亲,总想做些什么改善他们的生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8年底,平顺县开展电商培训,教大家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把农产品卖出去。王亚妮眼睛一亮,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梦想吗?于是立即报名参加培训。课上,她听得热血沸腾,觉得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从而让农民增收致富,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王亚妮学习电商运营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卖什么呢?王亚妮想到了黑小米。2017年,平顺县发改委派来干部驻村帮扶,村民亲切地称他为“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曾经请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测试过村里的土壤,说特别适合种植黑小米。如果大面积种植,黑小米是不是可以作为一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打入市场?
想到这儿,王亚妮兴奋起来,和家里人商量,想回来做电商卖货。父亲和弟弟都支持她这个决定,只有母亲反对,她觉得女儿好不容易读了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再回到村里,岂不是前功尽弃?再说了,在网上卖东西,谁知道靠不靠得住?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弟弟坚定地站在姐姐这边:“既然政府大力扶持电商平台,那肯定有保障,怎么可能卖不出去?”父亲也说:“要是能解决销路,种黑小米确实不错。”
2019年春,王亚妮辞职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从头开始投入这个全新的行业,她要在这里重新出发。
进军电商
返乡创业是件苦差事,做电商平台首先需要场地屯放货物,还需要投入资金买设备、存货。可王亚妮家既没有多余的房子,也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呢?
好在县里为了扶持电商平台,在每个村设立了电商服务站,预留了库房,王亚妮就当了他们村电商服务站的站长。库房有了,上哪找启动资金去?毕竟找村民买东西,得钱货两清才行。王亚妮犯了难。
巧的是,当地政府为支持微小企业创业,推出了“授信卡”。王亚妮知道后,和弟弟一起申请了“授信卡”,启动资金也有了。在谷子研究所的支持下,她兴冲冲地买回优质黑小米种子和有机硅谷肥,接下来只要和农户签订合同就行。
为了鼓励村民种植优质黑小米,附近几个村的村委联动,每天在村子里大喇叭宣传。也就是说,在王亚妮这里买种子,就可以和她签订回购合同,到时候不管收了多少谷子,她都负责兜底。至于肥料,农户可以用自家的土肥,也可以买指定的有机硅谷肥,不做强制要求。
村民乌泱泱挤进村委会,围着王亚妮问这问那,最后还是不太放心:小姑娘说话算话吗?合同能作数吗?万一到时候她不收了怎么办?带着这样的疑虑,村民看热闹的多,没几个人敢签合同。
王亚妮(左一)和村干部入户做宣传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签合同的人少,种的人就少;种的人少了,就没有产量;没有产量,拿什么来卖?王亚妮心急如焚,只好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她跟村民解释,之所以要买她的种子,是因为她拿的是农科院的优良种子,比村民自己留的老品种产量更高、更抗病耐旱,而且种出来的谷子她保证回收,不会让大家砸在手里。
几轮大力宣传下,一些农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签了合同,买了种子回去种。种子撒下去,王亚妮也没闲着,一方面到处参加培训,把电商服务从理论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密切关注黑小米的生长,督促村民除草施肥。到了秋天一对比,良种黑小米亩产量高达800—1000斤,比传统品种产量高,王亚妮也把全部谷子回购了,价格比村民自己卖得高。那些观望的村民纷纷签约,种植队伍立马壮大了。
王亚妮查看谷子的生长情况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其实,做电商并不是坐在服务站等农户送货上门,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到处去跑货源。2019年冬天,王亚妮曾接过一个2000斤小米的单子,她顶风冒雨,骑着电瓶车满世界吆喝找货,冻得双手双脚都麻了。想想一年前自己还是大学的辅导老师,坐在暖和的空调房里,如今却要在刺骨的寒风中左冲右突,不由鼻子发酸,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现如今,村民都把王亚妮当成主心骨,啥都愿意和她说,有给她做饭的,有跟她拉家常的……王亚妮非常感动,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把货收回去,还要卸货、搬货、打包。一开始,王亚妮累得腰酸背痛,双手磨出了血泡。父亲告诉她:“三天的肩膀四天的脚板,习惯就好了。”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她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娇娇弱弱的小女子,徒手能扛起50斤的货物,人送外号“铁姑娘”。
2019年,王亚妮的电商服务站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小米6000多斤、核桃500多斤、党参500多斤,还有玉米糁、花椒、萝卜丝、西红柿酱、党参酒等农副产品,直接带动群众增收14万元。
2020年,周边5个村都开始大力种植黑小米,种植面积达200亩。王亚妮特别高兴,购置了真空包装机,设计包装袋,统一商标,对各类农产品进行包装提档升级。销售流程规范化后,产品一举进入超市,有了网店,线上线下一起销售,保质保量的同时,让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
硕果累累
可事情不总是一帆风顺。2021年春,山西长时间没下雨,种子撒下去后,长出来的秧苗因为缺水,得了白化病。村民不懂其中原因,以为王亚妮的种子有问题,都来找她,要她负责。
一年之计在于春,种植农作物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个季节再种,就没收成了。现在秧苗都生病了,村民担心一年的光景会打水漂。王亚妮也担心真是种子有问题,造成的损失那可无法估量。
她冷静下来,赶紧联系给她提供种子的农科院。技术人员到地里一看,立马指出这是白化病,并指导村民用药治疗,秧苗总算长好了,村民放下心来,王亚妮也松了口气。
后来,王亚妮说服父母、弟弟一起加入农村电商,在淘宝、微店上申请了店铺,在朋友圈、惠农网等新媒体上宣传推广,销售业绩大大提高。同时,她以“合作社+电商+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形成了集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线上线下多方位销售,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脱贫增收,大家都对这个90后小姑娘刮目相看。
2021年,村里换届选举,村民们纷纷投票,选王亚妮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身份一换,王亚妮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好在,有父亲这个老村干部言传身教,她很快就上了道,带着全体村民鼓足干劲、勤劳致富。
孝老敬亲节,王亚妮给老人发放礼品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2022年,有人给王亚妮介绍对象,对方是另一个村的村支书,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态度,两人顺理成章恋爱结婚,有了宝宝,小日子甜甜蜜蜜。
如今,王亚妮根据销售情况,让合作社和周边5个村的200多户农户、400余人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种植黑小米200多亩、辣椒100多亩,还大胆尝试种植黑糯玉米、水果玉米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让种植户每年增收4000多元。
王亚妮直播卖农产品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王亚妮购买设备,学习各种直播技巧,一家人一起直播卖农产品,最得意的一次,直播4小时,卖了近500斤黑小米。因为表现突出,她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平顺县“十佳青年脱贫攻坚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今年 ,王亚妮又捧回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村民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好像自家女儿获了奖。“如果出生的地方没那么好,那就回来建设它,把它变美变好。”王亚妮说,自己的根在这里,她会带领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供稿:紫藤萝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袁 野
终审:闫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