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出台《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帮助服务业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等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措施》共计8个部分,细分61条具体措施,其中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多达22条,旨在组合发力,为我省服务业输血补气、加油赋能。
顶格提速落实政策,普惠多数小微企业
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促进消费和保住市场主体的关键,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部分小微经营者集中在服务业,这些小微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生产经营规模效应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国家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从阶段性措施加制度性安排、普惠性政策加专项帮扶措施、中央统一实施政策加地方依法自主实施政策等多个层次全方位发力,对这些困难企业进行帮扶。”省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副处长梁俊琦表示。
本次我省出台的61项帮扶措施共涉及税务部门16项,包括“六税两费”减免范围扩围、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多个税种。
比如,“六税两费”政策受惠主体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围到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且在我省顶格执行,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政策延续执行至2024年底,将大大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助力企业应对经济困难和疫情冲击。
比如,加大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力度,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同时,按照最新政策要求,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由9月30日前提速至6月30日前集中退还,进一步为小微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为市场主体“输血”“活血”。
此外,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阶段性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以及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在减免租金方面,对于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可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而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条例授权和地方实际给予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
除了给予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外,针对服务业领域中餐饮、零售、旅游以及交通运输、民航等困难行业,山西省还分别给予了具体帮扶措施。
延长优惠政策期限,支持政策叠加享受
财税支持政策是山西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着重于保护经济运行“细胞”,积蓄转型发展动能,稳定宏观经济根基。此次我省出台的61条措施中,除顶格执行落实中央政策之外,我省财税部门还主动延续实施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且部分政策可叠加享受,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省财政厅法规税政处副处长常淑红说:“比如城镇土地使用税,2019年,我省将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下调为原税额标准的75%,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执行此项政策的省份。2020年,将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在2019年下调的基础上再次下调10%。经过两次下调,全省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均可按原税额标准的67.5%缴纳税款。2022年2月底,我省财税部门联合下文,明确将2021年底执行到期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下调政策
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此项政策减税力度大,惠及面广,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
《措施》中还提出,对城市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自用的承担商品储备业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均延长执行至2023年12月31日。
在延续性政策方面,《措施》还提出,要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分别加计10%和15%,抵减应纳税额。
为了稳定就业,《措施》特别提到,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除了61条《措施》外,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按最新规定,将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的执行期限由2021年底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红利快速直达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反弹影响,市场主体受到新的冲击,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由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更为困难。中央快速密集出台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轻装快跑”。政策一出台,我省财税部门迅速行动,加紧研究测算,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障退税减税政策红利快速直达各类市场主体。
省政府于2月份率先在全国成立减税降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和指导全省减税降费工作,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实施涉税数据共享共治,建立健全分析报告制度,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数据分析研究力度,强化监督指导、跟踪问效,防止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打白条”、假落实。同时,严密防范退税风险,严厉打击骗税、骗补行为,为退税减税政策实施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
目前,我省财税部门均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等,努力实现以最少付出换取最高效率、以最低差错获得最多享受、以最短时间赢得最大满意。同时,推动建立跨部门协调运行机制,形成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的强大合力,确保退税减税“顶格执行、及时兑现”。
省财政厅副厅长段萃表示,接下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更好担负起省减税降费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增强部门协同配合,畅通数据共享渠道,统筹调配财政、税务、国库等部门资源,推动退税资金直达快享,会商解决政策执行中的梗阻,整体推进政策落实中财力保障、资金分配、库款调度、进度跟踪、风险应对等方面工作,保障退税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红包”及时及早落入广大市场主体“口袋”。
山西省税务局总经济师李渊表示,税务部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推进,一是完善机制强保障。充分发挥各级专班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部署,提升落实效率。二是优化服务强便利。依托“晋享税惠”智能管家,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和宣传辅导全覆盖。同时,优化升级征管系统,提高政策享受便利度。三是加强分析强问效。进一步做好统计核算、账单推送和效应分析工作,算好三本账,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四是内督外查严秩序。对内严防懈怠推诿,严守纪律,对外严查弄虚造假,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