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苦荞、黑高粱……在刚成立的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的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整齐排列的小块地上立有不同品种的标牌。“这里种植着50个阳泉本地特异品种,其中部分品种濒临灭绝,只有通过抢救性繁育,才能留住阳泉本地品种的‘血脉’。开展特异种质资源繁育,是我们研究院的重要攻关课题之一。”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高志强教授说。
高质量建设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联合专家团队展开科技攻关,是阳泉市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又一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种业振兴大会精神,阳泉市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狠抓工作落实,提高执行力,种业振兴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首先要摸清“家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中,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山西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在3月底前制定印发了全市2022年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方案,并组织召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安排部署会,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工。“从去年起,我们就部署、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全市农作物、畜禽、水产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家底’。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4份,筛选出10个我市特异种质资源。今年,在加大对我市现有134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性培育的基础上,我们正积极开展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重点调查,推进种子生产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开展晋汾白猪、盂县黑山羊等本地品种培育试验示范。”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负责人吕璐介绍。
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支撑。种业创新攻关行动中,阳泉市一方面紧抓种业科创团队引育,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高标准选育突破性新品种,有序推进产业化应用;一方面推动良种良技入田,发挥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今年3月1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阳泉市2022年农业生产主推品种。随后,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结合辖区农业生产实际,认真做好主推品种的宣传推广工作,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选用优良品种、适用技术,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阳泉市始终坚持对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和种业基地提升行动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大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加紧出台种业企业扶优政策,加快建立重点优势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力争实现“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市农业农村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优势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对接,加快建立健全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种业违法行为,也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题中之义。为此,阳泉市还开展了种业市场净化行动。行动中,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认真贯彻全国加强农业执法服务种业振兴专题视频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阳泉市种业发展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春雷”专项行动。执法人员通过核查相关资料、执法抽样、现场查询等方式,对全市农资市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假冒伪劣、套牌、假冒授权品种等违法行为,发现问题立查立办、挂牌销号。行动的开展为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也为促进阳泉市种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