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关于已经被淡忘的传统习俗礼仪的帖子吸引了网友的关注,一时间,恶补传统习俗礼仪之风盛行。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对于这些文明礼仪用语,老少表现出了不同的认同度。有年轻人被问到“贵姓”时,回答“姓XX”;同样的问题在询问中年或老年人时,他们多数会说“免贵姓XX”。对此,年轻人的解释是:“这样说感觉好做作。”对此,上海市礼仪协会相关负责人唐子渊表示:“礼仪用语等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淀和再现,能体现民族认同感。如今使用中国传统礼仪并不会显得过时,相反还很新颖时尚。”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